放寒假了,如何讓孩子的假期過得充實而有意義,是不少家長一直思考的問題。為幫助孩子們合理安排假期生活,我市部分小學設計了寒假生活系列活動,讓孩子們既學習了知識又培養(yǎng)了興趣。 親近自然,體驗耕耘的快樂 “這是蔥還是蒜?”“這叫青菜還是白菜?”1月23日是放寒假的第一天,義亭小學的孩子們來到學校的“開心農場”,拿著籮筐和鋤頭,集體親近自然、認識莊稼,體驗勞動的樂趣。 一眼望去是一片綠油油的菜地,白菜、青菜、蔥、蒜……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象。義亭小學負責人說,現(xiàn)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,很多孩子養(yǎng)成了“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”的習慣。為此,學校給學生布置了這項特殊的寒假作業(yè)——到田野里參加勞動。 已經有小朋友在老師的指揮下,拿著鋤頭和籮筐努力地“耕耘”。雖然“小農夫們”的熱情高漲,但由于“資歷”尚淺,難免笨手笨腳,坑挖得不倫不類,菜也種得七歪八倒,還弄得身上滿是泥土。無奈,老師們只得跟著下田協(xié)助。 大自然是一本豐富多彩、奇妙無窮的無字書。如果說,青菜和白菜大多數(shù)小學生都能認識,但蔥與大蒜卻不是每個小學生都能識別的。義亭小學四年級學生楊可揚說,因為父母是辦企業(yè)的,家里的農活都是爺爺奶奶在干,自己極少到田野去。不過,偶爾也會幫爺爺奶奶去種蘿卜、拔花生等。 義亭小學校長朱向陽認為,大自然是孩子們的“好朋友”,寒假是孩子回歸家庭、親近大自然的難得機會。現(xiàn)在的孩子要么居住在城市,遠離大自然;要么因為上學早、作業(yè)多、觀念偏差等原因而無暇顧及這位“好朋友”。為了讓孩子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,學校要求寒假中,孩子隨父母一起參加勞動,在勞動中了解種植知識、體驗勞動的辛苦與快樂。 培養(yǎng)親情,幫助父母做家務 “回到家里,全家人都在忙碌著,準備過年的食品,過年真的忙啊。我呢,也不能閑著,就成了家長的幫手,隨叫隨到,一會兒搬凳子,一會兒遞盤子,一會兒又被叫著幫忙去擇菜,看來過年的事情還真是多呢。不過,跟家人們一起‘忙年’,樂樂呵呵的真好!”這是稠城一校一位四年級學生在1月24日寫的“日記”。 在稠城一校,四年級學生的寒假作業(yè)有“活動作業(yè)”、“個性作業(yè)”、“親情作業(yè)”等。其中“活動作業(yè)”有:為除夕時全家大團圓送上一份自己調制的多味飲料或水果拼盤;學會一種新的運動技能,跳跳繩、打打球、跑跑步,每天做運動;制作一個小玩意兒送給鄰居小朋友,做“變色陀螺”和小朋友一起玩!坝H情作業(yè)”有:每天為家里做一些家務;為每位家人做一件好事;給親人、老師、同學編發(fā)春節(jié)短信拜年。 而稠城一校為六年級的孩子安排的寒假素質作業(yè),是用“愛”獻一份親情:給家人做一頓飯;給家人洗一次衣服;學會拜年,學會招待客人;給老師或同學發(fā)一條祝福短信或者一封電子郵件等。 日行一善,感受家鄉(xiāng)新變化 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”。寒假是孩子走出家門、感受家鄉(xiāng)變化的好機會。為了引導孩子關愛身邊需要幫助的人,讓他們感受助人的快樂,義亭小學要求參加學生們通過為老人寫春聯(lián)、參加大掃除,幫助鄰居、同學等力所能及的事,踐行“日行一善”養(yǎng)德活動,并讓孩子將做過的好事以行善日記、畫畫和手抄報等形式記錄下來,回校和同學一起分享。 為什么要“日行一善?朱向陽說:“從出生那天起,我們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,父母的養(yǎng)育、師長的教誨、他人的服務、大自然的慷慨賜予……我們要學會感恩! 為了配合全市文明創(chuàng)建活動,五愛小學布置的其中一項寒假家庭作業(yè)與環(huán)保有關。給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,布置了“爭當環(huán)保宣傳員”活動,讓孩子主動勸導家長不燃放煙花爆竹、不向河道倒雜物、不在公共場所吸煙等。對三年級以上的學生,要求“爭當環(huán)保踐行者”,積極參與“五水共治”活動,開展保護水環(huán)境宣傳、實地調查水資源、家庭節(jié)水實踐等活動。 |
GMT+8, 2024-10-24 21:33